央視財經報道,春節臨近,家政服務行業的需求迎來了高峰。
據了解,保潔員、送餐員等服務性崗位的工資,因人手緊張,在最近的一個月里,漲幅達到了10%到30%左右。春節前找家政難,不僅讓消費者覺得頭疼,也讓家政公司覺得為難。
消費者:現在找人會困難一些,春節之前,同樣價格可能就需要放低一些標準,或者說要想找同樣水平的阿姨,需要提高工資。
供需缺口達1000萬到3000萬人
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,除了季節性的流動,服務業需求端的擴大,也讓今年用工缺口尤為明顯。
以家政服務業為例,目前我國的家政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,而需求量超過了7000萬戶。按照每位家政人員每天服務2戶到3戶家庭計算,目前家政市場的供需缺口達1000萬到3000萬人。
央視財經此前報道稱,一般家政服務人員的薪酬為每個月2000到5000元左右,而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家政人員,每個月薪酬則能達到8000到10000元。
一些有幼兒教育背景、醫療背景的服務人員,月薪甚至超過了兩萬元,高薪酬也吸引了更多人進入到這個行業。
相關專業卻難招生
盡管缺口巨大,但國內開設家政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寥寥無幾,一些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也面臨著招生難的尷尬。
其實這個行業不是低人一等的行業,像日本的養老專業是日本大學當中學費最貴的專業之一,他們尊重干這些工作的人。
大學生當月嫂到底值不值?
此前,在青島某地舉辦的百余家政企業大型招聘會上,來了不少大學生。過去家政從業者多是年齡為四五十歲的中年人,如今越來越多的80后和90后也加入其中,主要集中在育嬰師、月嫂等工種。
與之相應的,有一個問題被人們廣泛討論:大學生當月嫂到底值不值?
網友觀點:
@湖南女子學院張聞驥:當保姆并不難,但要當好保姆并不容易。保姆行業對從業者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,市場對高素質保姆的需求也越來越大,而一些優秀大學生正好具備這些素質,他們投身到這個行業,既可滿足社會需求,又能實現自身價值。
@陸秀紅:現在的保姆不同于傳統觀念的老媽子,也是一門文化活兒,例如帶孩子中的心理學,料理家務中的美學等。各行各業都是鍛煉出來的,有了深厚的文化素養,面對職業才能胸有成竹,以至成為行業精英。
@江西青年張敏:是金子到哪里都能發光。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,大學生求職依據市場需求從事家政服務,這折射出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。職業不分高低貴賤,各行各業都需要高素質人才,憑本事吃飯就不丟人,不應簡單地以傳統價值觀評判現實的就業選擇。
專家觀點:
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,近年來,輿論總愛討論大學生當月嫂值不值這類話題,是一個偽命題。這種討論還頗熱烈,有意無意間給學校和學生這樣的感覺:從事家政是低端的,也是沒面子的。這種觀點很令人不解。每個人在職業生涯中,都可自由選擇新的職業,而不能把職業分為高低貴賤,如果一個人立志于成為一流的月嫂,這和做一流科學家,是一樣偉大的理想。
可預見的是,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,人民對生活品質要求不斷提高,整個社會對家政相關專業技能人才需求會不斷擴大!
資料來源:央視財經
上一篇:章嵐醫生現場揭示了月嫂培訓的“內幕”!
下一篇:南陽鎮組織開展月嫂培訓班結業考試